• 城乡规划网、
  • 乡村振兴、
  • 特色小镇、
  • 田园综合体、
  • 农业产业园区、
  • 国家农业公园、
  • 美丽乡村规划、
  • 农业三产融合
湖北荆门喜民园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
作者:中国城乡规划网 评论(0)
规划特色:
        喜民园示范区以观光旅游农业,现代休闲农业为产业发展基础,以农业科技带动为持续发展的生态动力,以城乡统筹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农业村镇一体化规划为重点,核心规划建设观光工业园、花卉苗木园、生态水产园、农耕体验园、观音莲池、培公文化园、康体养生园七大功能区,通过精品化项目包装、滚动式分期开发、多元化招商引资、合理化管理机制、现代化设施服务,建立起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组织运营三大创新农业的示范模式。
项目概况:
        示范区位于荆门市掇刀区,面积约为2.34万亩,距离荆门市中心城区1.2公里;东南部濒临黄山林场,西部至十里花卉苗木长廊,东北部为丘陵林地,西北至毛家湾,中部及东部分别由观音湖和培公湖。示范区内涉及斗立、官堰、兴隆、龙王四个行政村,示范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示范区内涉及斗立、官堰、兴隆、龙王四个行政村,共800户,3000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内历史悠久,人文遗存资源较为丰富,是楚文化、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规划原则:
        科学发展,城乡统筹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产业带动,科技创新
        三效合一,可持续发展
        分步实施,滚动开发
主题定位:
        七彩喜民园,观光旅游农业
        汉月掇刀,七彩农耕
        荆门经济实力、文化风貌及生态农业的窗口和基地
        形象生动、极具说服力的荆门城市名片
        掇刀先进模式推向湖北、带向全国的典范
指导思想与技术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一体化,以示范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为产业基础,对“水产养殖、设施果业、花卉苗木、加工物流、生态林建设、粮油运作”六个产业门类进行结构调整和价值提升。同时,以七彩喜民园为主题定位,以“莲开六瓣,花香一芯”为空间形象。以观光旅游农业,现代休闲农业为产业基础,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建立起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组织运营三大创新农业的示范模式。
总体目标:
        通过八到十年的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与湖北省地区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荆门生态科技文化功能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休闲农业示范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与制度模式创新的最优示范区、知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实施战略:
        积极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战略,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示范先行区
        重点发展农游合一的科技产业化,打造具备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农业
        挖掘抓住三国与荆楚的历史特征,凸显荆门掇刀文化精髓和灵魂
        始终坚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生态农业示范支撑体系
        不断创新运作管理机制和模式,以项目滚动开发带动区域提升
功能分区:
        观光工业园,占地面积1450亩,国家级现代园艺科技博览苑,兴隆新村社区,湖北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花卉苗木园,占地面积2250亩,花卉苗木交易中心,花卉科普馆,种苗培育中心,滨水景观带,花卉苗木长廊;
        生态水产园,占地面积2210亩,湖北工厂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湖北鱼文化博览园;
        农耕体验园,占地面积2890亩,农耕文化馆、农耕体验园、土特作坊、荆楚农耕文化广场、米酒吧、稻田种养园、甘蔗林、油菜观赏园;
        观音莲池,占地面积8000亩,其憩水园、关公园、滴水园、水一方、戏水园、栖风园;
        培公文化园,占地面积2554亩,培公文化教育商业区、培公湖度假山庄;
        康体养生园,占地面积2000亩,雨林三国三林拓展基地、桃花山庄、自驾游营地。
评审意见:
       《规划》以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荆门喜民农园调查研究深入,并根据国家标准,借鉴国际国内相关案例,大力发展其观光旅游农业和现代休闲农业的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战略,对形象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评价和规划设计,表述符合规范,方法步骤妥当,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中提出了农业示范区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对示范区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我来说两句
| 最新评论 (0)
专业客服一对一
周一至周日 8:30-18:00
微信扫码交流